注冊資金僅有2000萬元的西安普明物
流貿易發展有限公司,卻拆借1.9億元,拿
下A股史上最爛公司——*ST宏盛26%的股權,并成為第一大股東,有關其如何重組后者一事,始終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。在這起典型的“小馬拉大車”式的收購背后,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?
傳言多日的上海股*ST宏盛重組一事,漸漸露出冰山一角。
本報記者調查后了解到,西安普明物流貿易發展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為普明物流)不過充當了“影子公司”的角色,而它背后的母公司、西安一家以房地產為主業之一的企業,正在實施其曲線上市的戰略。
西安企業掌控*ST宏盛
近段時間以來,有退市風險的*ST宏盛可謂熱鬧非凡。
2月9日在北京進行的一場拍賣會上,上海宏普實業投資公司持有的*ST宏盛限售流通股A股3559萬股權,被人成功拍走。但受讓方一直諱莫如深,引來各方猜測。
3月4日,神秘人終于現身。當天,*ST宏盛發布公告稱,西安普明物流以1.9億元,折合每股5.66元的價格,獲得上述股權且已于2月9日交清拍賣款。至此,普明物流持股數占*ST宏盛已發行股份的26.09%,成為其第一大股東。
3月20日*ST宏盛提前披露2009年年報。由于2007年、2008年、2009年連續三年經營虧損,公司股票于3月20日停牌,待上交所在停牌后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其股票上市的決定。年報顯示,報告期內,公司凈利潤虧損3.86億元,每股虧損高達3.002元。目前,公司主營業務已經完全停滯,債務糾紛眾多,并已經嚴重資不抵債。
同時,記者查閱資料得知,普明物流成立于2005年6月,是一家新型物流企業,注冊資本僅2000萬元。而其所支付的1.9億元拍賣款,則全部來自向西安高科示范產業投資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為高科公司)的借款。
一家是實力平平的收購者,一家是被稱為A股史上最爛的上市公司,二者的結合,注定會賺足眼球。
“小馬拉大車”背后母公司欲曲線上市
在普明物流“蛇吞象”式收購的背后,究竟有怎樣的玄機?
雖然*ST宏盛在3月4日發布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稱,普明物流將在未來12個月內對*ST宏盛進行債務重組,且不排除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可能。不過,相關數據顯示,普明物流2007年至2009年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均為負值,而公司這三年期末貨幣資金也從未超過2.1萬元,這難免令外界懷疑普明物流是否有重組實力。
申銀萬國證券公司分析師唐江鷗認為,西安普明要重組*ST宏盛,是典型的“小馬拉大車”,但有些東西表面是看不出來的,它背后可能有其他原因,而這才是關鍵。
巧合的是,就在*ST宏盛停牌之際,其第一大股東普明物流已經有所動作。而更巧合的是,記者查閱資料得知,普明物流與高科公司均為西安潤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為潤基控股)的子公司,三家公司使用的電話為同一部總機,且在同一棟樓上辦公。
記者22日致電潤基控股,詢問普明物流收購*ST宏盛股權一事,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在請示了辦公室某負責人后告訴記者,目前公司辦公室負責證券事宜的工作人員已全部去上海培訓,針對的就是以后上市的工作。當記者問“是普明物流還是潤基控股要上市”時,其表示“當然是母公司要上市”。
重組謎團初解地產或將成主業
根據*ST宏盛的公告,普明物流若實施資產重組,將相應對*ST宏盛的主營業務進行調整。那么,重組后的*ST宏盛的主營業務將會如何變化?換句話說,潤基控股將注入什么產業?
坊間的傳聞是:*ST宏盛未來很可能被重組為地產股,“潤基控股通過旗下的西安普明房地產公司起家后,2008年在陜北和內蒙古又涉足了石油和煤田。”但房地產業將首先被注入,“因為地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欲望最強”。在一家門戶網站的股吧里,有網友如此認為。
公開資料顯示,潤基控股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、能源礦業開發、金融投資三大板塊業務為主的集團公司,注冊資本2億元,凈資產近30億元。目前該公司已在西安打造了多個知名地產品牌項目。
長江證券分析師趙東會也比較認同這一觀點:“該公司可能注入地產業務,實現借殼上市。”他的理由是,隨著近期國家不斷控制信貸規模,地產公司借錢越來越難,而潤基控股通過上市融資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。
而在潤基控股的一則招聘廣告中也有這樣的表述:“目前公司地產業務借殼上市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”。“公司著眼于未來,積極尋求資本運營和風險投資,力爭實現多板塊業務的上市。”“通過影子公司借殼上市,這樣可能撇開很多中間環節,到時候只需要把普明物流的債權換成股權就可以了。”趙東會認為。
房企紛紛借殼資本市場成融資捷徑
其實,房企借殼上市在西安已有先例可循。
2003年,天地源借殼滬昌特鋼上市,邁出了陜西房企借殼上市的第一步。2008年8月,交大博通開啟與經發地產的股權置換,再次攪起了房地產市場的一波浪潮。2009年,紫薇地產先后欲借殼ST東碳和ST重實,更是惹來消息滿天飛。去年11月20日,主營業務之一為房地產開發經營的陜西華漢實業(集團)有限公司成為ST長信第一大股東。
而在國內,除萬科、保利等地產企業是直接IPO上市之外,目前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是靠借殼登陸資本市場,包括金融街、招商地產這樣大名鼎鼎的企業。